正规买球app排行十佳平台

中国教育在线
热门服务
高招服务 研招服务 人才服务 学业生涯 职教招考 继续教育 就业服务 高教科创 课程思政 教学服务 舆情服务
教育资讯
基础教育 中小学要闻 落实双减 家校共育 总编专栏 校长新声 学校动态 良师新语 高等教育 高教要闻 高教政策 高校动态 高校数据 高校科技 高校访谈 高教服务 职业教育 职教要闻 政策法规 思政育人 专业建设 实习实训 校企合作 创业就业 继续教育 最新资讯 政策法规 继教改革 终身学习 学术交流 人物专访 专题会议 国际教育 留学快报 政策快讯 国际交流 世界名校 人物连线

合作电话:186?1028?4700

合作邮箱:bianji@eol.cn

官方微博:@中国教育在线

官方微信ID:eoleoleol

中国教育在线
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书院成立,“九体医学健康中国计划”启动实施!
2021-09-13 13:11
北京中医药大学
作者:

  9月10日上午,“实施‘九体医学健康中国计划’高峰论坛暨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书院成立大会”在北京会议中心隆重召开。

  全国政协副主席、农工党中央常务副主席何维(线上参会),十九届中央委员、十三届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主任委员、原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丛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于文明,原国家卫生部部长、党组书记张文康,《光明日报》社原党委书记、总编辑、北京中医药大学高级访问学者敬天林,原卫生部副部长朱庆生,原卫生部副部长佘靖,原卫生部副部长陈啸宏,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局长王国强,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樊代明,国家行政学院原纪委书记杨文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副校长尤政,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洪兵,十三届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殷晓静,“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线上参会),“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薇,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中国工程院三局局长易建,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局长屠志涛,中华医学会秘书长王。谢幸揭┭Щ崦厥槌ね豕,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秘书长桑滨生,以及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领导、北京市相关单位领导、部分兄弟院校领导、兄弟单位领导、相关领域专家、企业代表、相关媒体代表,北京中医药大学全体校领导、相关党政职能部门负责人、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等共同参加了大会。此次高峰论坛共有62位院士、14位国医大师出席,是中医药界一次空前的学术盛宴。

  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谷晓红在主持大会时说,“九体医学健康中国计划”是由王琦院士发起倡导的,王琦院士创立的“九种体质学说”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典范。各位领导、院士、国医大师、专家们的支持和祝愿是我们推进落实“九体医学健康中国计划”、办好书院的不竭动力。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书院的明天会更美好,“九体医学健康中国计划”实施一定会取得圆满成功!

  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安龙在致辞中代表学校向长期以来关怀与支持北京中医药大学发展,支持“九体医学健康中国计划”实施和“王琦书院”成立的各级领导、各位专家和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徐安龙校长表示,为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领导人指示批示精神,北京中医药大学积极启动实施“九体医学健康中国计划”,以中医体质学国家重点学科为抓手,通过开展基础与临床结合、医工融合、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构建人体全生命周期的健康调控体系,建立慢病防控的中国方案、中国标准、中国模式。北京中医药大学作为中医药人才培养高地,集全校之力成立王琦书院,旨在打造成为名家齐聚、中西融汇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平台,百家争鸣、开放包容的高层次合作共享平台,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高层次学术交流平台。学校将以“九体医学健康中国计划”和王琦书院为抓手,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为实现健康中国、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会上,全体嘉宾共同见证“九体医学健康中国计划”启动实施,“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书院”正式成立。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于文明、国医大师王琦院士、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安龙共同为王琦书院首批特聘教授颁发证书。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王启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教育司司长卢国慧为“中医药高等院校书院联盟”各单位颁发证书。北京中医药大学作为全国中医药教育发展中心和中医学类教指委主任单位、中西医结合教指委主任单位,为进一步推动中医药高等教育的资源共享、互学互鉴,联合了13家中医药兄弟院校共同成立中医药高等院校书院联盟,这是现代中医药高等教育模式改革的又一创举。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科教处处长王会玲宣读《关于通过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书院首都名医班第一期学员名单的通知》。为加强首都中医药高层次领军人才队伍的建设,王琦书院与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共同举办首都中医药卓越人才培养项目,这一模式为强化校地合作提供了新途径。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秘书长桑滨生发布《境外中医药人才联合培养项目》。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与王琦书院联合举办首届海外班,对促进中医药境外发展,提升境外中医药从业人员学术水平,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大会收到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党中央主席陈竺,第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韩启德,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原农工党中央主席桑国卫,以及40余家单位和院士、国医大师、岐黄学者等贺词贺信共90余件。中华中医药学会秘书长王国辰宣读了贺信贺词。

  王琦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王琦在致辞中表示,书院将以“发经典之奥义、融现代之新知、汇百家之言论、畅自由之思想”为办学宗旨,以培养中医药领军人才为办学目标,采用课堂教学、体验临床、自由探讨三种教学模式,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采用三种教学模式,一是通过课堂教学,传经布道,名家讲坛,资生新学;二是通过体验临床,活态传承;三是通过自由探讨,碰撞思想火花。将书院打造成为中医药高端人才的培养高地、创新书院办学的永久基地及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传承交流阵地,助力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教授通过视频致辞,表示“九体医学健康中国计划”中的调体防病、调体防变,充分体现以健康为中心代替以医疗为中心的内容,充分体现了中医的特色和优势,相信王琦书院将在中西并重防治疾病上做出重大的贡献。

  王琦书院特聘教授代表、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在讲话中高度肯定了书院的教育模式、教学内容和师资阵容,他期待书院能培养出“博学多识、中西融汇、古今贯通、厚德济生、守正创新”的中医药卓越人才,使中医薪火相传,延绵不绝。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提出,医学教育要紧紧围绕健康中国和教育强国战略实施,以新理念谋划医学发展、以新定位推进医学教育发展、以新内涵强化医学生培养、以新医科统领医学教育创新。他希望书院定位要高远,以培养具有家国情怀、人文情怀、世界胸怀,能够勇攀医学科学高峰、为人类健康谋福祉的中医药高层次领军人才为己任;机制要创新,积极探索中西贯通的现代书院制;保障要有力,统筹各类优质资源,为书院提供人力、物力等全方位支持。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于文明在讲话中说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创新发展及应用。王琦院士提出九体医学健康中国计划,并积极推动探索适合中医药特点和规律的人才教育培养模式改革,成立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书院,为在健康中国建设中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和作用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和示范,为推动构建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卫生健康发展模式和服务方式,进行了很好的探索。

  全国政协副主席、农工党中央常务副主席何维发来视频致辞,强调要坚持预防为主,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推动中西医药相互融通、协调发展。他希望王琦书院能成为培育医德医风的标杆,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为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服务健康中国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在大会报告环节,王琦院士以《九体医学与健康中国》为题,从三个方面介绍了“九体医学健康中国计划”的建设背景、建设基础与应用情况,以及对未来的计划。白春礼院士以《世界科技前沿发展态势》为题,从宏观、微观、中观三个角度解读并梳理了当前科技前沿和发展态势。张伯礼院士以《中医药抗击新冠肺炎的贡献与思考》为题,全面阐释了中医药在抗击新冠疫情中做出的重要贡献。

  在高峰论坛环节,与会院士和国医大师围绕“九体医学健康中国计划”的推进与实施,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研讨。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孙春兰副总理对慢病防控与实施“九体医学健康中国计划”作出重要批示。体质医学是慢病防控的抓手,九种体质辨识法作为唯一的中医成果,被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技术规范》,被载入3份国务院、12份部委级文件,成为医改推广内容,在全国32个省的治未病中心应用。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体质与治未病研究院,是唯一的全国性体质治未病研究机构,也是全国体质治未病的龙头单位。王琦院士提出实施“九体医学健康中国计划”,旨在举全国之力,多学科并进,深化中医体质治未病和防控慢病的方法及科学研究,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应用,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提供中医药方案。

  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书院的成立,以培养中医药领军人才为办学目标,聘请两院院士、国医大师、国学名家引领示范,是院校教育和师承教育的深度融合,是对中医药教育模式的创新,将通过搭建高层次中医药学术传承平台,促进名师和高徒的有机融合,为新时代中医药事业的改革发展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北京中医药大学2022年杏林计划招生简章
北京中医药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调剂公告
北京中医药大学:关于2022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时间调整的通知
北京中医药大学获2021年度全国品牌影响力高校
重磅!北京中医药大学新增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
权威发布|北京中医药大学2021年本科招生章程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高校动态
智者汇
相关新闻
北京中医药大学2022年杏林计划招生简章
2022-04-14 10:12
北京中医药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
SRC-450427915 2022-04-02 15:50
北京中医药大学:关于2022年博士研究生...
SRC-450427915 2022-03-03 13:50
北京中医药大学获2021年度全国品牌影响...
中国教育在线 2021-12-08 09:34
正规买球app排行十佳平台(山西)有限公司